袈蓝集团 袈蓝集团
乡村振兴︱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迎来旌阳区传统文化的新助力 image

乡村振兴︱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迎来旌阳区传统文化的新助力

袈蓝公益教育项目已走过五年,项目从德阳高槐村扩展到了四川雅安、河北易县、浙江桐庐等地。在德阳市旌阳区文化馆和旌阳区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的支持下,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开设了古筝国风雅韵课堂。项目得到了家长、孩子们的认可,并吸引了很多热爱乡村、认同公益的朋友共同参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理念让孩子们在乡村也能获得和城市同等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推广传统文化提供了支持。

  • 项目自2019年起在高槐村开始,现已扩展到四川雅安、河北易县、浙江桐庐等地。
  • 得到了德阳市旌阳区文化馆、旌阳区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的支持。
  • 2024年开设了以古筝为载体的国风雅韵课堂。
  • 项目获得了家长、孩子们的认可,也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
  • 项目旨在为乡村孩子提供和城市同等的教育资源。
  • 2024年3月8日举办了“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旨在推广传统文化。

2024年03月30日 09:34

图片

01 袈蓝公益教育,迎来新助力

今年,是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走过的第五个年头,在这条“慢事业”路上,我们把公益教育从德阳高槐村带到四川雅安、河北易县、浙江桐庐等地,让乡村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持续性的公益教育,不仅得到了各地政府、社会公益机构、村民的高度认可,还受到来自社会人士的公益赞助。

图片

在德阳市旌阳区文化馆和旌阳区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高槐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开设了以古筝为载体,集中国文化、文字、技艺和习俗一体的古筝国风雅韵课堂,让村里的孩子们能够深入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图片 2024年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汇报演出

乡村的那头,是孩子们每周末都准时坐着爸妈的小电驴来上课的治愈笑容;乡村的这头,是老师们来村里为孩子们拓展眼界、培养兴趣和技能的公益爱心。

图片 袈蓝实验室公益课程班成果表演

02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在家长们、孩子们的眼里,每周末来上课是一件快乐并有收获的事情,这个过程也慢慢培养了孩子们坚持不懈的信念。在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主理人张栋眼里,选择在乡村做儿童公益教育,不仅是培育乡村的下一代,更是把仁爱和希望留在乡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做好土壤,孩子们长大了自己去选择,这便是意义所在。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再每周末放假回家就守在电视机前,他们在村里有了新的兴趣爱好与技能收获,跟着吉他老师从不认识谱子到独立演奏整首歌;跟着非洲鼓老师从节拍学习开始到外出去别的村子登台演出;跟着国画老师从一开始毛笔都不会拿到可以画出花鸟虫鱼……

图片

我们有幸作为参与者,看到了孩子们真实的改变,一点点的发生着。

高槐村,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的起点。从一开始只有3个孩子来参加,到今天堂堂课都爆满,每周末来上课已经成了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习惯。期间我们联合来自绵阳、成都、德阳以及村里的20余位新农人,持续5年为孩子们提供和城市同等的教育资源。

图片

03 持续深耕乡村儿童公益教育

2024年3月8日,由旌阳区文化馆、旌阳区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主办的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在高槐村拉开了序幕。

活动中,在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主理人张栋的组织下,热爱传统文化的孩子和家长们齐聚一堂。旌阳区文化馆副馆长、旌阳区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婷婷表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承和发扬,希望将中国文化的种子孕育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图片

同时,高槐村党总支书记陈波表示,有信心协同社会各界将村里的孩子们培养成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片

随后,旌阳区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理事、古筝执教老师良子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有趣的古筝动画配音。希望通过古筝这一华夏文明独有的产物,传递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

图片

公益教育不仅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去,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吸引着众多同行的朋友,来到乡村。

这也是我们做袈蓝儿童创新实验室的初心,自己先躬身入局,脚踏实地的为孩子们提供教育帮助,同时联合热爱乡村、认同公益的朋友,一起来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以公益为支点,为美丽的乡村尽一份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