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沉浸式学习原汁原味的袈蓝模式
高槐村从一个贫困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成为了四川的乡村振兴代表村。高槐村通过专业的团队进行运营和规划,提升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业态多元化,并通过教育和培训吸引了新农人回归,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大量游客。
- 高槐村原本是一个贫困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成为四川的乡村振兴代表村。
- 通过专业的团队进行运营和规划。
- 提升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业态多元化,包括咖啡、共享农场、餐饮、文创、教育、民宿等。
- 吸引了新农人回归,包括原住村民、退伍军人、返乡创业者等。
- 年吸引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村集体增收113万元。
- 通过全年活动运营为村子导人流,包括春游季、蓝鲸音乐节等。
2023年08月15日 19:30
被行业频频称赞 , 被媒体多翻报道 , 被村集体、 村民认可的高槐村 , 是如何一步步经由二次振兴 , 从贫困村做到逆风翻盘 , 成为四川的乡村振兴代表村的 ?
01 运营第一式:找到 并 「问题 解决」
四川,中国有名的人口大省,连绵的山脉占据了其大片土地,也让多数村子受制于贫困,离德阳只有10分钟车程的高槐村,便是其中一个市级的贫困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高槐村开启了自救模式,前后引进20家咖啡业态,一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咖啡村。火热之后,产业同质化、业态单一、建设滞后等问题随之而来,村子陷入了发展困境。
第一次振兴的成果与不足,让当地意识到:运营还得专业的团队来,才能少走弯路。于是,二次振兴的接力棒交给了德阳政府和袈蓝团队。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的困难在于:一是当地不再愿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精力付出;二是村民的信任感再次建立难,三是原生环境被部分开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四是,回归的“新农人”也面临着流失的危机。
袈蓝团队接手后,第一时间驻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展开深入调查,依托村子原有的咖啡基础及资源特色,将村子定位为文创主题小镇,构绘未来发展思路的同时,也为后续项目落地提供顶层指导。
在顶层规划的指导下,首先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村容村貌,引导村民共建,各施所长;其次为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对农村闲置土地进行盘活与合理开发;同时,为维护业态的良性发展,成立“自管社”,成员由村集体、村民、新农人、商户、运营方、政府等代表组成,推动业态的有机融合和共同管理。最后,启动全年活动的持续运营,引流打品牌。
02 运营第二式:定制 「产业配方」
做产业就是做配方,就像硫磺、硝石和木炭只有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威力。 那么,高槐村的配方是什么?
强化已有的咖啡产业,鼓励新农人依托自身所长,布局和完善产业生态闭环,引入共享农场、餐饮、文创、教育、民宿等多元化业态,补充消费者在高槐吃、住、游、学等多方位乡村体验需求,形成商业价值相互支撑,再通过精细化、体系化的运营,促进村民与游客的良性互动。
植入业态容易,持续发展与运营却难,产业配方设置的原则是利益“三农”,如何让农民、村集体得到持续增收才是乡村振兴的本质。袈蓝决定先建个梧桐树,再引金凤凰,于是团队携自营IP——袈蓝咖啡率先入驻高槐,将其作为连接城乡的会客厅。同时 联合高槐村五大合作社, 为返乡农人与新乡贤创业 持续赋能,保障起能茁壮成长。
03 运营第三式:引进与孵化 「新农人」
针对人才的引进与孵化,袈蓝在高槐村开创性地提出了“新农人”概念与“做好土壤”精神,希望通过有理的策划、有效的规划、有度的建设,为“人”的回归培育有营养的土壤。
在旌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袈蓝积极联动新乡贤、企业家、返乡创业者、村民等,构建起了“支部+新农人+原住民”共创体系,定期开展农业、民宿、美食、咖啡高级研修班等多项实操培训课程,并提供合作渠道,让原住民和返乡人才“住下来、留下来、有未来”。
渐渐地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及新农人开始选择回乡创业:从贫困户变为省级脱贫明星的原住村民刘小松夫妇、退伍回乡创业引领者并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黄灿、在城里开理发店的关勇回村开民宿、从大企业辞职的米增学做红酒贸易的刘红梅、居住在村里开植物染工作室和民宿的胡榕等等, 引回返乡创业者30余名,本土培养出的“新农人”、筑巢引凤来的“新农人”,成为了村子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04 运营第四式:激活乡村 「内生力」
振兴乡村的前提是了解乡村,用乡村的方法来解决乡村问题。高槐村的实践中,袈蓝团队经历了破冰、松土、播种、浇水四大环节,在建设的同期驻村陪伴,与乡村共生长。
破冰阶段,从与村民聊天和扫大街开始,团队直接住在村里去了解村庄的状态和底蕴,正是这最简单、最朴实的行动,让团队一下子就融入到村民之中。
松土阶段,从儿童教育、村民培训、乡村建设、活动运营四个方面,为高槐村赋能。其中, 针对村子及周边的“留守孩子”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袈蓝开发了“儿童创新实验室”项目,每周六日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公益课程持续至今,从本地新农人受邀参与到周边新农人以及城市教育机构慕名加入,5年时间服务儿童达20000+人次。
播种阶段,袈蓝不仅自带IP袈蓝咖啡、三尺集等业态入驻高槐村,还帮助政府进行定向招商,推动业态的良性发展,后续更是 持续孵化出在地新IP——FUN野营地、袈舍等业态。
浇水阶段, 通过全年的活动运营为村子导人流,比如:春游季、蓝鲸音乐节以及新农人们自发组织的手作体验、读书会、民谣分享等等活动,让村子持久鲜活。
真枪实弹的乡村振兴实践中
袈蓝总结提炼出了独有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
产业配方
新 农 人
内 生 力
我们称之为:「做好土壤」
05 在「做好土壤」方法论指导下的运营成果
现在的高槐,年吸引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村集体增收113万元,业态激增60+,为300余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袈蓝操盘的 红伏村、田岗村、联盟村、五星村等等,均在以「做好土壤」为方法论的指导下深耕运营,得到了来自于政府、投资人、村集体、村民、商户、游客等的如潮好评。
06 3天沉浸式学习原汁原味的袈蓝模式
那高槐村的成功,能学吗? 2018年来到高槐的袈蓝,不知不觉在村子里度过了第5个年头。 这期间我们做了很多正确的事,也踩过不少的坑,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乡村运营经验。
大道至简,今年6月的时候,袈蓝 将自身十年乡村振兴经验汇聚而成的“核心功法”编写成课,集结行业顶级资源,联合打造了最为靠谱的乡村运营师课程。 第一期培训 超乎预料的成功:学员收获满满、政府大力支持、袈蓝运营经验倾囊相授……
第二期乡村运营师培训,我们 将 回归袈蓝运营的发源地——高槐村。 在首期培训的基础上课程迭代升级, 以全村多业态沉浸式实践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的剖析乡村运营全过程,带领大家学习袈蓝原汁原味的“高槐”模式,同时 创新设置多元化的选修课程满足来不同 帮助学员的需求,帮助其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备受好评的乡村运营师课程在大家的期待下 正在火热招募中!欢迎未来的乡村运营师们加入乡村振兴的征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