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蓝集团 袈蓝集团
建筑设计︱华侨城青岛展示中心 image

建筑设计︱华侨城青岛展示中心

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展示中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璞玉”的概念,将自然、艺术和建筑融为一体,旨在展现乡村与城市融合的美好愿景。项目包括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强调整体感和完整度。

  • 项目名称: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展示中心
  • 主持建筑师:邹迎晞
  • 建筑设计团队:陈士方,雷中华
  • 室内设计团队:夏福强,钱国兴,曹真真,刘婷婷,李倩茜,冯炎,郭萌佳,李辉
  • 施工图团队:王挺,孙海东,李东,张晓新,吴孝良,陈雷,刘伟,温珍珍,魏光军,王陈凤,龙华宝
  • 占地面积:60000㎡
  • 建筑面积:2200㎡
  • 设计时间:2020年5月-7月
  • 项目坐标:山东/青岛即墨
  • 委托方:青岛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

原创 袈蓝建筑 2020年08月31日 20:03

图片

“璞玉”是外在朴素内在璀璨的象征,代表着浑然天成、历久弥新、臻于至善的中国精神。对璞玉的思考,多年来影响着建筑师邹迎晞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建筑师面对场地时应该把内心敞开,在吸收场地信息的同时,审视对象的精神潜质。正如玉石家们面对一块璞玉时,探究其内在的品质,并想象其最终的温润与深邃。”

图片

或许正是因为对璞玉的偏爱,他在使用这一意象时才显得格外审慎。在进入建筑领域的二十多年中,华侨城青岛展示中心是邹迎晞第一次将“璞玉”——这一富精神意涵的媒介直接转译为具象的空间载体。

意象与场地的关联来自历史与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愿望与初心。这一建筑所在的城市青岛即墨是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文化璀璨的土地上,“未琢之玉”是风光秀丽却相对少人问津的莲花山片区留 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图片

2020年,当华侨城与即墨区政府全心全力投入这一片区的建设,以“臻于至善”的态度打造以国际艺术节为驱动的即墨龙泉-莲花山城乡融合示范区先行区时,这块“未琢之玉”似乎正因被用心雕琢,而逐步显现出美玉的光辉。片区中以展陈为职能的展示中心又恰恰肩负着传达项目价值观的使命,因次“雕琢中的璞玉”便成为了本次设计的起点。

图片

展示中心距离主城区70公里,临近青岛周边火车站、机场,并且紧邻龙青高速,辐射城市周边1小时都市圈。规划用地范围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项目用地北侧紧邻龙泉路,村落的南北、东西走向的现状路穿过一期核心区场地,抵达场地的交通便捷。现状建筑观感较差,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使用要求和形象展示。但整体地势相对平坦,建筑北侧景观进深和展开面大,现状水潭、农田、村落是景观设计中的条件优势。

图片

综合现状条件,建筑师提出了强调整体感与完整度的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方案。

01 建筑

图片

图片

建筑外观呈现为一块不规则的璞玉,红砖、U型玻璃幕墙和高透膜玻璃模仿石与玉的颜色及质感,与当地红瓦白墙的建筑风格遥相呼应。

图片

屋顶切割成若干小坡屋面,呼应场地周围村庄建筑肌理, 切 割的碎片构成景观元素。

图片

图片

△ 呼应村庄肌理

图片

△ 建筑拆解图

图片

△ 参观动线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折线语言表现雕琢感的同时,材料的连接,代表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三产融合及政企融合。 体现出展示中心是华侨城与政府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蓝图与成效的场所,也是华侨城文化精神的承载与展示空间。

图片

△ 立面图

图片

△ 剖 面图

02 室内

建筑逻辑延伸至整体平面。 展览展示空间、温度服务空间两种空间功能的融 合,满足展示中心作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商业性展览及艺术活动的交流场所的需要,回应两种功能并存的诉求——既是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的重要场所,也是田园文化与时尚生活的展现舞台。

图片

展览展示空间设置项目规划展、华侨城·城乡融合展、一二三产融合展、田园方式生活展。高科技农业展示将与传统展示空间相结合,通过声光电等感官体验营造沉浸式展示空间。入口附近设置咨询、票务、寄存、纪念品店、休息区、卫生间、母婴室等服务功能。结合采光中厅、绿化及水景等内容,尽量呈现大跨度无柱空间形态。

温度服务空间由贵宾厅、市集、咖啡书店、生态餐厅和满足100人就座的多功能厅组成。

图片

图片

蜿蜒起伏的条形长桌将商品售卖台、水吧台及休息桌全部连接起来,不仅限定出空间区域,同时也能够满足使用功能。 长桌的设计还对应出现在展示区中,引导流线、布置展陈及增加空间趣味性。 在体现整个空间内部关联的同时,仿佛一条纽带融合了白色与木色构成的城市与乡村。

图片

图片

△ 室内平面规划1F

图片

△ 室内平面规划2 F

03 景观

景观部分考虑到艺术节是区域未来的核心抓手,并且从项目初期就将开始伴随开展系列艺术活动,所以整体思路定位于通过田园的基底来承载艺术的元素。

从进入场地到走向建筑的过程呈现为一条白色折线语言的洗心之路。穿越花田、棒棒糖景观、观景台、水景、无动力乐园,并最终接近建筑,以艺术洗涤心灵的手法,重新解读场地产生静观效果的结合;也通过形式的多样性和景观的互动性,强调示范区的景观调性,从而达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设计理念,为后期艺术节新增艺术创作提供多样的可能性。

图片

△ 总平面图

在植被设计中,一方面选择农田里的蔬菜为主题元素,营造一个科普农作物知识,寓教于乐的农田乐 园,选用蔬菜及农具原型承载整个场地的互动设施主题。

图片

图片

另一方面以红地肤和油菜花作为两种成片的主要景观表述。其中红地肤视觉冲击力极强,连片后能够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设计师期待通过这种极富张力的颠覆式手法,塑造值得大家远道而来的 观光花田、艺术地标及网红胜地,以形成区域名片和带动区域发展。

图片

通过以景观设计将艺术、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一段不断发展的空间和感官之旅将缓缓展开。设计师希望这段旅程 ,不仅向社会各界展示出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臻于至善”的美好愿景,也以集功能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国际田园胜地之姿,为城乡融合美好画卷的绘就增添绚丽色彩。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华侨城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展示中心
主持建筑师:邹迎晞
建筑设计团队:陈士方,雷中华

室内设计团队:夏福强,钱国兴,曹真真,刘婷婷,李倩茜,冯炎,郭萌佳,李辉

施工图团队:王挺,孙海东,李东,张晓新,吴孝良,陈雷,刘伟,温珍珍,魏光军,王陈凤,龙华宝

占地面积:60000㎡

建筑面积:2200㎡
设计时间:2020年5月-7月
项目坐标:山东/青岛即墨
委托方:青岛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

延展阅读

《袈蓝建筑 | 华侨城青岛即墨龙泉-莲花山 |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示范区)》